7月1日至7月7日,城市建設與交通學院“傳星星之火,憶百年黨恩”志愿團隊赴六安市霍山縣太平畈鄉開展了為期七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該團隊成功獲批2023年全國大學生“井岡山精神”志愿宣講團?;顒悠陂g,團隊圍繞教育科普、主題宣講、環境保護和紅色教育、關愛老人等方面,共計開展主題活動12場、采訪人物10名、參觀舊址5處、總路線達200公里,團隊累計新聞報道9次。
學習建黨精神 實踐鑄就華章
為宣傳革命先輩英勇事跡和井岡山精神,弘揚革命斗爭精神,團隊開展了紅色主題知識競賽,宣講員通過介紹發生在井岡山的小故事,帶領孩子們觀看紅色電影,引導孩子們思考什么是井岡山精神;“紅心寄歌詠”音樂小課堂中,志愿團帶領小朋友們學習歌唱《紅星閃閃》《映山紅》《歌唱祖國》等經典紅歌,用嘹亮的歌聲和真摯的情感唱出紅歌背后的使命與擔當;在“紅心寄于紙”手工課上,志愿者成員們帶領孩子們制作手工“紅星月亮船”,讓孩子們在紙上寫下對革命前輩們的感謝話語。
緬懷革命先烈 關愛留守老人
依托太平縣黨群活動中心革命歷史紀念館,團隊成員帶領小朋友們一同前往參觀。參觀過程,同學們了解到太平畈鄉的歷史,也深入領悟到伍淑和,高維奇等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隨后團隊開展了主題教育活動,讓志愿者和孩子們一同銘記歷史,感恩先輩,學習先輩。
為增強時代青年傳承敬老愛老優良傳統美德,關心關愛留守老人。志愿團成員抵達當地養老服務中心。志愿者們采訪了一位1967年入伍的井岡山退伍老兵,老兵講述了自己當年遇見毛主席的故事。簡單的言語,平淡的講述,一段不平凡的崢嶸歲月。同時,志愿團成員對鄉村道路兩旁、菜園、社區內部等地進行清掃,辛勤的勞動讓服務中心洋溢著青春的活力,也給老人們送去關心和溫暖。
常懷感恩之心 常念難報三春暉
親情似水,潤物無聲。志愿團向小朋友開展親情主題的教育課堂。團隊成員通過播放紀錄片,讓小朋友們感受到父母在家庭中的辛勤付出以及無私的愛。“你們有沒有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呀?”小朋友們積極舉手,踴躍參加,勇敢表達出對爸爸媽媽的愛和感恩。同時,志愿者老師讓小朋友們用繪畫的形式表達出自己的愛,并回家送給父母。五彩斑斕的畫筆繪不盡孩子們七彩的童心,也繪不出孩子們無限的感恩與愛。
安全主題宣講 強化安全意識
為預防小朋友們擅自到河流、水庫、塘壩游泳、玩耍,發生溺水事故。志愿團專門舉行了一場防溺水安全宣講活動,強化防溺水安全意識。志愿者以一段視頻引出主題,深入淺出向小朋友們講解了水上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常見的溺水事故原因,幫助小朋友們學習正確的自救技巧,如何保持冷靜并尋找救援,以及如何正確呼救等。此外,團隊成員邀請小朋友們進行實踐演練,增進對自救技巧的全面的認識。
生態保護教育 共建美好家園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志愿團結合當地依山傍水的環境特點,對小朋友進行生態保護教育。通過放映《一條鯨魚的尾巴》保護環境宣傳片,講述一條鯨魚幫助被困在廢棄塑料中的海底小生物的故事,科普當下生態環境的面臨著嚴重的處境,鼓勵小朋友發表對于影片中保護海洋生物,保護自然環境的觀點和想法。通過聽、說、畫等方面對小朋友進行生態保護教育,讓小朋友們深刻意識生態保護的重要性。
這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隊在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中,為當地孩童營造了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傳遞了富有愛心與溫暖的教育知識,展現出新時代合院青年大學生的社會責任與青年擔當。
(城市建設與交通學院 團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