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至7月14日,合肥學院“潤心助童 尋夢盛夏”志愿服務團走進合肥市經開區臨湖社區開展為期兩周的志愿服務活動。活動內容主要以七彩課堂為主,面向臨湖社區學齡兒童,圍繞思想引領、綠色生活、科技創新、手工實踐、文化交流等方面開展多種類型的精品課程,幫助孩子們度過一個充實而難忘的“七彩假期”。
經過前期積極申報,該團隊已成功獲批2023年全國“七彩假期”志愿服務示范團隊,以及2023年安徽省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少先隊實踐營專項活動團隊。
高擎星星火炬 賡續紅色血脈
黨史課程從一艘紅船拉開帷幕,帶領孩子們重溫篳路藍縷的歷史進程。志愿者老師通過播放《長津湖》電影有關片段,讓孩子們感受革命前輩的英勇無畏;小朋友們用鉛筆寫下向革命英雄想說的話,拼音代替的文字中充滿著對英雄的敬佩;志愿者和小朋友們共同演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國》,稚嫩的童聲是對革命前輩最好的歌頌;小朋友們佩戴紅領巾,重溫入隊誓詞,唱響隊歌,高高舉起右手,在團旗和隊旗下光榮宣誓,整齊劃一的聲音在教室回蕩。
增強環保意識 共建綠色家園
為增強小朋友們保護環境、綠色生活的意識,志愿者為小朋友們開展了綠色宣講課。通過播放動畫視頻,志愿者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幫助小朋友們理解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現場還舉辦了垃圾分類游戲環節,小朋友們積極報名,踴躍參與,按照老師的指示,將寫有各種垃圾名稱的紙條扔到其對應的教具里,氣氛十分活躍。同時,志愿者們還通過走訪調研的方式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就垃圾分類知識向他們進行講解和宣傳,共建綠色家園。
提高防范意識 筑牢安全防線
夏季是溺水高發期,為提高小朋友們的安全防范意識,增強小朋友們對緊急情況的應對能力,志愿者們就消防安全、防震減災、溺水救援開展了安全教育課。志愿者通過案例分析、游戲互動帶領同學們認識了安全標志以及如何緊急逃生的技巧。“夏天天氣炎熱,可以去河邊洗澡嗎?”志愿者老師們利用問題引導思考,孩子們在一問一答中很快熟悉了夏日防溺“六不準”口訣。生命無彩排,防患于未然。通過開展火災逃生安全演練,讓小朋友認識到保護自身安全的重要性,樹立高度的安全意識。
探索實驗奧秘 學習科學知識
小實驗,大啟迪。讓小朋友們自主參與科學實驗,探究實驗原理,在動手的過程中體驗科學的奧秘與樂趣,營造崇尚科學、推動創新的良好氛圍。志愿者老師圍繞科普主題,帶領小朋友們進行pH值測試并介紹pH值的意義以及應用。“大家知道光是怎么傳播的嗎?”借助視頻教學,小朋友們與志愿者老師共同合作,用簡易的紙杯與保鮮膜來制作紙杯投影儀,一個個生動可愛的圖像在光的照射下展現出來,小朋友們樂在其中,教室一片歡聲笑語。
講述中國故事 感受文化魅力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為了讓小朋友們親身體會中國的發展與變化,志愿者團隊邀請六名留學生志愿者加入課程教學,讓他們講述自己與中國結緣的故事,流利的漢語充滿了對中國發展與進步的敬佩與贊揚。中華文化既是歷史的、也是當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留學生志愿者與孩子們一起學習剪紙的歷史、發展、流程、特點以及紋樣處理的技巧等。一剪一裁,耐心細致,心與心的交流克服一切困難,一張張栩栩如生的剪紙作品誕生了,無限的活力和潛能在此刻盡情展現。
加強美育建設 打造七彩假期
七彩假期,不僅僅只局限于課堂知識,也要加強和改進美育建設,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依托于“悅書房”的教學地點,小朋友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五彩斑斕的顏色被一筆筆涂繪在畫作上,一顆顆美育的種子也埋進了小朋友們的心里。志愿者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以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引起學生的鑒賞興趣,帶領小朋友們欣賞經典曲目《梁祝》《致愛麗絲》等。從美術到音樂,從課堂到生活,或淺或深的感悟在每個人的心中交換、消化,又創造出新知。
以陪伴之名,度七彩假期。實踐活動接近尾聲時,團隊成員與小朋友們共同完成了一場匯報演出。這是對團隊成員兩周教學成果的考驗,更是志愿者老師與小朋友們友情的見證。演出結束后,小朋友們遲遲不愿離開會場,與志愿者老師們一一擁抱告別。
據悉,臨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主任周燕對此次匯演以及“潤心助童 尋夢盛夏”團隊在服務期間的工作表示高度贊揚,并提出希望與團隊進行長期合作。合肥學院“潤心助童,尋夢盛夏”七彩假期專項團隊寓教于樂,用互動性課堂提高孩子們參與討論的積極性,以輸出正確的價值觀與進取的思想內容為準則,不斷提升教學質量與溫度,為孩子們帶去知識與快樂。
(青年志愿者聯合會 團委)